- 网站首页
- 政务频道
- 新闻频道
- 残联要闻
- 工作动态
- 基层消息
- 媒体关注
- 爱心事迹
- 自强风采
- 创作园地
- 交流探讨
- 图片聚焦
- 公告通知
- 专题报道
-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残疾人》《三月风》
- 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攻坚先锋
- 拥抱冬残奥 一起向未来
- 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
- 十一届残特奥会
-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 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永远跟党走”全省残联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播
- 走过十三五,踏上新征程
- 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
- 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展
- “决胜小康 战疫有我”辽宁省残疾人原创作品朗诵会暨大连市残疾人文化周启动仪式视频
- “决战脱贫 同奔小康”全省残疾人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展
- 残疾儿童网上康复训练免费指导课程
- 抗击疫情微视频集锦
- 战“疫”进行时
- 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
- 聚焦残运会
- 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
- 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
- 做好残疾预防 关爱生命健康
- 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服务振兴献良策立足岗位做贡献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省政府民生实事专题报道
- 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 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一次全国助残日
- 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
-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 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
- 省残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
- 第十八次“全国助残日”
- 省、市领导谈残疾人事业
- 辽宁省第七个残疾人就业促进日
- 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
- 第28次全国助残日
- 党建+营商环境建设
- “阅读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全省残联优秀征文作品展播
- 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残障儿童康复救助
- 宪法宣传周
- 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
- 全省残联“五个一”专项行动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优秀残疾人选手事迹介绍
- 2023年国际残疾人日
- 安全生产
- 沿着雷锋的足迹
- 首页幻灯片图片
- 业务频道
- 服务频道
新闻频道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朝阳市残联向成绩优异的困难残疾人大学生发放助学金
图为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来国权讲话
图为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郝起讲话
图为市残疾人服务中心主任、爱心人士代表韩博为学生发放助学金
图为市残联领导与受助学生合影
图为学生代表宫春如发言
图为研究生家长分享交流学习心得
图为助学仪式座谈交流现场
8月28日下午,朝阳市2023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困难残疾学生助学仪式在市残联4楼会议室举行。市残联领导、爱心人士代表、受助残疾学生及家长代表30余人出席活动。
此次助学金发放对象为我市2023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取本科院校和进入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习的困难残疾人学生,助学金为爱心人士专项捐赠,共计65,000元,资助残疾人学生13人,每生受助5000元。
仪式上,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来国权向取得优异成绩的残疾学子表示祝贺,并寄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和历史使命,常怀感恩之心,报效祖国和人民。爱心人士代表韩博鼓励同学们要身残志坚、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成才,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学生代表宫春如向一直以来支持和帮助残疾学生的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表示感谢,并鼓励其他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发扬自强不息精神,迎接广阔人生。
助学金发放仪式后,现场召开了座谈会,残疾学生们交流分享了学习成长历程。本次高考取得514分,被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的朝阳县籍考生张轩毓说,他在上小学五年级时,一只小腿截肢,仅在家休息两个月就继续回到教室学习,从未因自己是残疾人就对自己放松要求,一直保持平常心对待生活和学业。高考取得499分的残疾学生徐兴垚的母亲在座谈会上动情发言,她含泪表示残疾孩子的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要付出更多,既要照顾好其生活,还要关注其心理,同时还要兼顾家庭经济的维持,真心感谢政府、社会的支持和关爱。本次受助对象中即将攻读中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残疾学子李澳,由于已经开学,由他的父亲代替参加受助活动。李澳父亲对即将迈入本科院校学习的残疾孩子们说,一定要坚定学习信心,心无旁骛,不被学业以外的事情干扰,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郝起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鼓励残疾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立志争先,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来国权表示,市残联将继续落实“两个找到”要求,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给予残疾人特殊的关爱和扶助,用心用情用力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