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跳转到头部内容区域
快捷跳转到内容区域
辽宁省人民政府
  • 无障碍声明
  • 无障碍辅助工具条
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
  • 网站首页
  • 政务频道
  • 新闻频道
  • 业务频道
  • 服务频道
已跳转到内容区域
已跳转到左部内容区域
快速跳转到右部内容区域
已跳转到右部内容区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展

盘锦市刘树梅

发布时间:2020-09-17          编辑:         来源:省残联

 

  2019年10月底,荒地社区的回迁选房工作已落下帷幕,社区居民回迁上楼1341户。搬进楼房的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但生活成本也随之提高。并且受新冠疫情影响,待业居民增多。如何实现“村转居”后,居民的经济水平同步实现“质”的提升,是荒地社区党支部着重思考的方面。对此荒地社区党支部实施“红色安居工程”,通过“五建”开展积极探索。在荒地社区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为实现居民既安居又乐业,党支部创新探索支部+“惠民车间”模式,强化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带动辖区闲散劳动力就业增收。

  荒地社区辖区内的人员构成复杂,和园小区的住户以回迁居民为主,社区一直致力于切实促进回迁群众就业增收。今年三月自复产复工全面展开,荒地社区党支部邀请多位企业家来到荒地社区召开招商引资座谈会,其中居家再就业手工艺项目投入少、上手快,吸引了社区党支部的关注。经过与手工艺项目多次商谈后,3月27日鹏达手工业项目在荒地社区正式启动。

  “惠民车间”项目落户和园物业一楼,面积150平方米,由社区组织辖区妇女、残疾人等闲散劳动力,鹏达公司定期到社区提供技术指导。由于手工艺品制作自由的工作时间地点,工作氛围愉快,简单易学好上手,自吸引着更多居民想要参与其中。截止五月底已有20余人参与到手工艺品制作的项目中,已上交回厂20000件手工艺品,每人每月增收约500元,参与者有居家的妇女老人,也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社区通过拓宽居民就业渠道来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巾帼”就业领头雁刘树梅是荒地村的一名居民,今年她43周岁,小时候的一场重病导致小臂被截肢,致使肢体四级残疾。20岁时与患有精神三级残疾的丈夫结婚,次年生下大女儿,年轻的时候,夫妻靠着双方父母的接济在农村生活还算勉强。但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开支的增加,父母的这一点钱就不够维持日常的生活。2005年,刘树梅终于下定了决心,向亲戚朋友借钱开了一家百姓人家超市,卖日杂用品,烟酒糖茶。同年两人又有了第二个宝宝,生活总算是有了盼头。但是好景不长,丈夫赵悦恒的精神分裂症时好时坏。在一次上货期间,刘树梅忘记锁上大门,赵悦恒在发病时走出了家门。回到家后,只看见了炕上嗷嗷大哭的孩子,刘树梅立刻向村委会求助,村委会通过广播发动全村的人帮助寻找,天黑时终于在东边稻田地边找到四处溜达的赵悦恒。此次之后,刘树梅每次出门都会缺认三遍门锁。2016年,刘树梅家老大上高三,因为大女儿补课,小女儿上学,他们家的小超市渐渐资金运转不过来,最终倒闭。同年,因为经济压力大,刘树梅向荒地村委会求助,村里工作人员结合她的家庭经济情况,给她办理了盘锦市最低生活保障。次年,因为一些原因,停保了一段时间。面对艰难的生活她并没有屈服,而是将家庭经营好,将两个女儿抚养成人,同时还担任荒地社区的残疾委员。2018年,因为要负担两个女儿的生活费和学杂费,家里两个残疾人、两个学生,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她自己的肩上,刘树梅一家再次申请了盘锦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一直到2020年5月份因为家庭收入增加,全家人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现在大女儿大学毕业,在一家教育机构上班,她眼中的刘树梅是这样的:妈妈虽然只有一只手,但她却像有无数只手一样,托起我们整个家。照顾爸爸、照顾我和妹妹,甚至还要照顾其他家人。

  从小在我记忆里,妈妈就一直像健全人一样在为生计、为我们奔波,卖过菜、卖过袜子、卖过熟食也开过超市,似乎做了一切她能做到的。

  那时候还小,记忆里她总是早出晚归,早上醒来看不到她我哭,晚上太晚见不到也哭,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她奔忙的意义。现在想起,印象深刻的除了我的哭声和她疲累的脸,就是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载着家庭的沉重的自行车。

  她是个刚强的人。大多数人会认为一只手有好多事做不了,但她似乎没有什么事是她做不了。之所以觉得她无所不能,是因为家里无论大小事都是她去奔走,操办吃穿用度,采购要贩卖的蔬菜、袜子百货,开超市所需要的各种证件,联系超市供货商等等,她像个超人。

  她对家人的照顾也无微不至,不但把爸爸的日常起居安排的井井有条,更把我和妹妹捧在手心,我是穿着她织的毛衣长大的,她自学了各种花样图案,还会有人来向她学怎么织;吃着她做的饭菜长大,最喜欢她包的饺子;坐在她的后车座上长大,在她的保护下长大。后来有了妹妹,因为我在外上学,所以早晚接送妹妹上放学的担子也一直压在她的肩上,风雨无误。

  她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不仅会织毛衣,前些年十字绣开始流行,她绣了好多幅,最大的一幅“黄金满地”,还有一幅“花开富贵”,针脚平整,好像一切困难在她眼中都不是困难。关于手工车间:

  她没有任何管理经验,一开始很多细节注意不到,比如原材料的消耗管控,虽然这个职位不要求她具备多强的管理能力,但对于一个常年围绕着家庭,只有很少经营经验的的她来说,无疑是有些困难的,尤其对于从未涉及过的手工艺品生产领域,对于对原材料的消耗监控、及时的与厂家对接、如何保证临时工能在长期稳定工作等,都需要她去慢慢学习探索,出错了她也没有抱怨退缩,始终学习进步。自此她又让我看到了走出家庭方寸之地的她的样子,依旧坚韧向上。

  看别人做手工,她也忍不住想赚点零用钱,不甘落后,在闲暇的时候一起和工人们制作手工艺品,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鹿,孔雀在她们的手下诞生,一群勤劳的人在一起,工作总是快乐的,在出口商急待出口,厂家催货的时候,她们早上7点钟就会到车间开启一天的忙碌,往往会忙到晚上10点多,甚至11点。妈妈有时候晚上还会带原材料回家,爸爸也会帮忙一起做,为了赶工也为了多填补一点家用,一忙碌就到了深夜。

  小女儿今年上高中,她说很感谢妈妈的付出,妈妈辛苦了!语言的力量虽然抵不过这二十多年刘树梅为这个家庭付出的青春和心血,但是足以让拥有一双好女儿的母亲感到欣慰。

  在荒地社区居委会寻找人试做手工艺品时,刘树梅第一个就报了名。“可怜从来都不是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只有奋斗才重要”,刘树梅深知这一点,所以不管手工活的技术难不难,她都要试试。试做一段时间后,她觉得简单易学好上手,工作时间地点自由,便召集起辖区闲散劳动力20余人,参与到手工艺品制作的项目中,刘树梅现在担任荒地社区惠民车间的负责人,货源一批一批,从小鹿到孔雀再到狐狸,见证了大家伙儿的勤劳努力。孔雀的制作步骤相对繁琐,四月的完成量在5000件左右,相对较少,若是简单的货品一个月的完成量便可达8000件。五月初,一批做好的小鹿即将返厂,带走的是大家伙儿的汗水和努力,带不走的是大家伙儿的欢声笑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党员干部要对各项扶贫政策“了如指掌”,形成系统清晰的工作“现状图”“明白账”“路线图”,通过查问题、补短板、抓提升,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坚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在惠宾街道的支持下,该项目在街道内得到广泛宣传,吸引到其他盘锦中小企业及其他街道社区的关注,前来参观,从而惠及到更多居民,共同参与到项目当中。这一项目不仅切实增加了居民的业余收入,并且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提升居民明文素质,对贫困残疾人及周围其他特殊人群都具有模范带头作用。

 
已跳转到底部内容区域
辽宁残联二维码

网站地图  |  帮助信息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辽ICP备05000298号

版权所有: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 维护单位: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