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孙海港
我叫孙海港,男,1974年1月29日出生,古城子镇周家村北沟沿小组人员,2000年一场意外导致三级肢体残疾,在工厂高架上焊东西时在我上方的吊车吊着的架子突然脱落直接压在了我的后背上直接导致我脊椎粉碎性骨折,当场失去行动能力直接送进盘锦当地医院,后续医院不能保证手术后能正常行走,当时我的妻子决定马上去沈阳的大医院进行治疗,后期光手术费就得十多万,本就是农民家庭没有多少积蓄,东借西借才勉强凑够手术费,更让我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我有两个孩子,我的小儿子才刚刚出生,我更不能倒下,父亲的担子时刻压在我的肩上,术后妻子鼓励我一点一点锻炼慢慢尝试行走,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我才逐渐恢复了行动能力但还是落下了后遗症。
术后很长一段时间生活不能自理都是妻子忙前忙后,一边看着两个孩子的学习一边下地干活,地里没活的时候便在附近打打零工挣点小钱艰难的维持着家庭日常开支,看着妻子日渐消瘦的身体,我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争取早日恢复行走的能力,能帮助我的妻子一起分担生活的压力,维持这个家庭,尽快偿还手术债务。
行动能力慢慢恢复后我开始努力为家庭清还债务,凌晨起来骑着三轮车进菜在家附近卖,一天也就能赚十几块钱,那时候特别艰苦行动能力还没有完全的康复,身体也吃不消,在夏天炎热的太阳下奔走很是吃力,有时候一天还没卖出去的菜,到了晚上就都蔫了变质了,不能卖给老百姓只能看着亏本,第二天凌晨再去进菜,也收到过假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赔钱,后来又尝试开小卖铺进雪糕卖,雪糕厂离家中很远每次进货都要骑十几里地,第一次去进货时没有经验,在回来的路上一部分雪糕就化掉了,后来我就拿着泡沫箱子去进货在找他们要一些冰块放在里面这样雪糕就不会在半路上融化了,为了让小卖铺能受益更多一点我又进了些油盐酱醋茶、烟酒、小食品等生活用品,为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同时家中种了几亩地有了点积蓄,我又用小卖铺积攒下来的钱额外承包了一些地一年下来也有不少的收入可以添补家用,家中院子里种的苞米一年下来收成不错的时候也可以卖两个钱,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维持着这个家我得两个孩子也慢慢长大了,大女儿要上学了需要交很多学费,刚刚清还完债务家里的积蓄本及不多我又向亲戚们借了一些,等到地钱下来就还给亲戚们,我想日子再怎么苦也不能苦了我得孩子们,只有读书有了知识和文化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才能改变两个孩子的生活,两个孩子的衣服都是大的穿完小的穿,看到孩子这样我真是于心不忍,我就更努力的赚钱,我又利用起闲暇时间在客车站点开着三轮摩托车拉拉客挣点小零钱,偶尔在没活的时候我还会点简单的电焊活我就给街里邻坊焊焊大门、洗澡架子、苞米架子,后续又在家中附近修理厂打打零工、焊焊车架子,在我和妻子共同的努力下也积攒下一些积蓄。转眼又到了我儿子考大学的时候了,儿子很争气考上了沈阳师范大学,我们既高兴又无助。孩子上大学,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孩子为了不让我们为难,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决定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在我跟妻子坚决反对和不断地劝说下,终于决定坚持完成学业,孩子在学校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勤工俭学,让我和妻子深感欣慰,我和妻子都为儿子感到自豪,还好我跟妻子、孩子都没有放弃,就这样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在2014年经县残联及当地政府的层层筛选,由我担任古城子镇周家村残疾人专职委员,虽然月工资只有150元,但我很高兴,这证明了村委会对我的信任。周家村共有残疾人56人,其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26人,三四级残疾人30人,为了了解残疾人情况,我挨家挨户的调查,积极宣传《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法》,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向镇残联申请辅具。
心胸大爱,无私奉献。残疾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特别需求他人和社会的关爱。从2014年在周家村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我更是扑下身子全神贯注为残疾人服务及工作,经常骑着自己的三轮车走村入户,为残疾人提供各类帮助,帮忙处理残疾证,办理残疾人补助。我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勤奋尽力、刻苦钻研,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这也让我在工作上更加的认真和努力,生怕自己辜负了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期望。
自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党员、村民代表积极参战,我更是责无旁贷,村中设立了防疫站点,家中没活儿的时候,我就会带着酒精和84消毒液去站点支援站点工作人员,同时给值班人员带着热水和吃的,等到了晚上我就到网上收集新冠肺炎的数据和信息,再给本村的残疾人员打电话询问有没有外来人员,疫情期间,刚过完年怕有串亲戚的。再有就是有残疾老人身边没有亲属给他们送点吃的喝的,陪他们聊聊天。我只是一名普通老百姓,但是我也是周家村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我会尽我所能的去帮助他们。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虽然我出生在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年轻时为了生计四处漂泊,一场猝不及防的意外夺去了我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权利,但是我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平平坦坦、一帆风顺的,生活中的所有磨难只是锻炼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品质,绝不会让我退缩和绝望,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更有意义。我也始终坚信: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残疾人,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残联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和帮助下,在自己锲而不舍、艰苦拼博下,我们的生活不但有保障,而且会越来越好。我们也要深怀一颗感恩的心,以自己一技之长、微薄之力为传承我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做出应有的贡献,也让我们自己在为他人服务中体会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现如今日子越过越好,我的大女儿开了一个药房,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儿子也考上了沈阳师范大学,家中承包的田地也有十五亩左右,我在外焊电焊打打零工一年能收入约五万,我的妻子在家附近打零工一年也能收入三四万,我们这个家庭成功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现在也正在小康的路上前进。
目前我的家庭在我和我妻子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下已经摆脱了贫困的帽子,我个人非常感谢这么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我和我的家庭的帮助,现在应该把帮扶瞄准更需要帮扶的村民,今后没有党和国家的帮扶,我也会怀着“政府帮扶引进门,脱贫致富靠个人”的信念,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绝不返贫。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村里的专职委员,我以身作则,做好本职工作。共同努力,从我做起,奋勇争先,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命运关闭了一扇窗,也必将为你打开一道门。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强自立,敢于面对现实。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虽然不能为社会做重大贡献,但我要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去奋斗,去争取,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
生命有时确实是不公平的,但是每个人诠释生命的方式是不同的,我选择了与其用泪水悔恨昨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贫困教会了我自立自强,挫折更让我不能轻易倒下,我仍会继续努力,用取得更好的成绩来报答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
最后,我想用我多年的打拼感受来作为总结:真正的贫穷不是没有物质,而是没有阳光的心态和自强奋斗的精神!贫穷不可怕,残疾也不可怕,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奋斗不止,终究不会是一个贫穷的人,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代替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