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手温暖而有力量
孟夏之日,万物竞秀。在这美好的季节,我有幸作为全国自强模范来到北京、来到人民大会堂。当我胸戴大红花、排好位置、静静等待和习近平总书记照相时,我的思绪飘到了久远的回忆里……
一、师生情谊
1991年,我拄着双拐走进大学校门,是东财大招收的残疾程度最重的学生。东财大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势、层不不穷的台阶楼梯给我很大的挑战。考虑到我行动不便,同寝室的七位同学每天轮流到食堂为我买饭。帮同学买饭,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也许不成问题。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整整坚持了四年,直到我大学毕业。投资系当时主要在劝学楼的三楼和四楼上课。每次上下课,同学们帮我拿书本,搀扶我、陪同我一起走、一起爬楼梯。每次爬上爬下,汗水都会湿透衣衫。由于上厕所不方便、拐杖打滑、易于摔倒,我经常忍着一上午或一下午不喝水。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每次爬上楼梯来到教室就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担,每次穿越风雨走进课堂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
我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常在励金楼上课,师兄弟们经常背着我或抬着我到二楼教室。别的师兄弟都是亲自到导师办公室请教问题、接受指导。而导师知道我身体不便、无法到他们的办公室,就亲自来到我的寝室或办公室,为我指导毕业论文写作。我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和艰辛。这既磨练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也收获了老师和同学们相随相伴、不离不弃的深厚情谊。
所谓大学不仅应该有大楼、大师,更应该有大爱。让每个学生具有对社会、对他人的大爱情怀,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我之后,东财大陆续招收了多位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人学生。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非常出色,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平等的教育机会、大爱的人文环境,是每个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基础。此时此刻,在东财大出现一位全国自强模范并非偶然。这是学校的大爱情怀和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共同谱写的辉煌篇章!
二、领导关怀
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时,经学校全面考核,我留在东财大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工作,成为大连市第一个在高校就业的重度残疾人。为了使我能够自主生活和工作,经过校党委、校行政领导审批,学校专门对我的工作起居场所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各类设施采用适合轮椅人士的低位设计,室内室外都进行了标准的坡化处理,建成了集生活、工作于一体的无障碍环境。这是我校第一个无障碍的工作场所,也应该是全国高校的第一个无障碍办公室。学校领导多次走访、了解我工作和生活的困难,及时帮助我解决各种问题。网管中心领导不仅关心我的日常生活,而且根据我的特长让我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作用。2018年,学校在翻修道路时在二食堂门口修建了标准的无障碍坡道。我每次去二食堂买饭就更安全便利了。我校出版社在装修黑石空间时也修建了无障碍坡道,这样校园里我就又多了一处清新优雅的去所。无障碍环境是一种人文大爱。它不仅帮助残疾大学生、残疾教师、临时受伤的大学生,也为经常在校园散步的退休老教授、老员工提供了安全便利的环境。
2017年,在校党委、校行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东财大成立了无障碍发展研究中心。这是继清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无障碍研究机构成立以后,东北高校中首家成立的集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于一体的无障碍研究机构。中心把无障碍研究与人文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在国家无障碍发展战略、法律法规体系、福利制度与公共政策、城市无障碍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政策咨询、社会引导和国际合作。我有幸担任东财大无障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这是国内所有无障碍研究机构中唯一一家由残疾人担任机构负责人。
三、自强不息
1995年,我大学毕业在找工作时处处碰壁。在市残联领导的大力推荐下,我在一家银行工作过一年。当时,每个月工资800元,属于正常工资水平。年终还有可观的奖金。但我的单位在中山广场,而我家住在车家村,当时没有地铁、没有无障碍公交车、残疾人尚未允许驾驶机动车。每天摇着三轮车穿越大半个城市上班,对我是个很大的考验。银行领导安排我在家工作,订阅大量报纸,整理金融信息。没有融合的就业方式并不利于我的个人发展,让我对不确定的未来非常忧虑。所以,我不顾家人强烈反对,毅然决定选择了艰苦的考研之路。以前,我是个非常乖的孩子,没有独立性,全部事务都由父母和兄长决定。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独立做出决定。因为我的心底里发出呐喊:我不要可怜、不要施舍,我要有尊严的生活!
2000年,我留在网络信息管理中心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这对我又是一个新的考验。我本科和硕士都是财经方向的,转行到信息技术这个新的领域,需要重新学习很多新知识。我白天工作、晚上熬夜苦学,干中学,学中干,理论与实践互相印证,很快在技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长,并且和学生们一起承担起学校网站的建设工作。其实,对残疾人而言机会很少、选择范围也不宽,抓住每一次机会、学习一技之长,先安身立命、自食其力,再等待机会、寻求发展,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我最早创建学术网站“经济时空”、维护“城市研究”网站。2006年,我受领导指派和学生团队一起管理维护Showtime网站,一方面发挥师生的文化自觉性,致力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也开展网络舆情监控、网络安全宣传、机关党建宣传等活动。近年来,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又积极承担了校园信息化的科研任务,为东财大信息化发展规划作出了应有贡献。不管做什么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领导安排到哪里,就能在哪里扎下根、沉下心,研究、感悟、突破,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不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我在工作期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于2014年1月拿到学位证书。当年,我住了三次院、做了三次手术。艰苦的学习、不懈的奋斗、长期的身体透支在这一年全部还清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我不断给自己调整标杆、设定高度,向着有尊严的生活,一次次起跑、一次次跨越、一次次冲刺、一次次超越自我!
四、博学济世
2010年年底,一次香港之行、一次飞机拒载让我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从2011年开始研究《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的修订,在研究美国等国家的残疾人航空运输法规、结合我国残疾人乘坐飞机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给中国残联和人大政协撰写了多份意见建议,累计字数5万多。2014年年底,国家民航总局网站上出现一则新闻,题为《新<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发布》。其中有一段话:“尤值一提的是,修订后的《办法》还特别强调了对残疾人在安检过程中隐私的尊重,规定机场应为残疾人设置独立、私密的安全检查空间。”这条建议正是我提出来的。看到这则新闻,我激动得热泪滚滚,多年压在心头的阴霾瞬间消散了。万万没有想到:我一介书生也能凭借自己微弱的呼声改变规则、改造社会!
2015年,在大连市残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创建了大连市轮椅无障碍督导队,利用业余时间带领残疾人群众参与城市无障碍环境考察和督导。2016年,我当选大连市无障碍建设促进会会长。2017年,大连市无障碍建设促进会被民政局评为3A级社会组织。同年,我被评选为辽宁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2017至2018年,无障碍促进会先后两次承接大连市民政局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累计为11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无障碍出行服务。两年的项目在评估中均获得优秀项目。2018年,我被推举为沙河口区政协委员、大连市政协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同年,我被选举为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兼职副理事长。这一切都源于大连市残联领导对我的信任、基层残疾人群众对我的爱戴!
我在担任沙河口区政协委员之前平均每年都撰写7、8份提案,通过其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呈送,主要反映道路、商圈、公园、交通等方面的无障碍问题。担任沙河口区政协委员和大连市政协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之后,我有机会参与政协的考察和调研,承接政协交给我的课题研究。2018年年初,当我了解到马栏河运动公园正在修建,并且作为2018年全市重点民生工程,我写了一份政协提案由区政协转交给沙区城建局。最初,沙区城建局相关领导通过打电话进行解释,只能接受我提出的一小部分合理建议。我坚持要开现场会,和他们面对面直接沟通。他们说:“你行动不便,我们就电话沟通好了。”我说:“不行!我一个残疾人都不怕麻烦,你们又在乎什么?”后来我多次去现场,和工程监理、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们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他们也根据我的建议做了相应调整,把地面抬高,把台阶变成了坡道,对无障碍卫生间的设计也做了相应修改。我的提案也被评为2018年度沙河口区政协优秀提案。
在高校工作每年两个长假、还有一两个短假,是我开展社会调研、密切联系群众的机会。一次,一位86岁高龄的工程师找到我,反映和平广场的乐购超市无法进入。老人和老伴相依为命,孩子在沈阳只能偶尔回来探望。老人经常到超市买食物,但是电梯前的立柱让坐着轮椅的老人无法进入,老人常走的地下车库通道,不知何故电梯不通了。我于是到和平广场和相关领导沟通协商,最后领导答复一个月后地下车库维修完毕将重新开放电梯,期间可以为老人安排专人、送货上门。从此,这位老人对我念念不忘。每当看到报纸上刊登我的消息,就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去年夏天打电话让我去他家,把一封长长的反映市政道路无障碍问题的手写信交给我,让我转交给政府部门。被群众需要、被群众信任,被群众爱戴,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让残疾人、老人等弱势群体能过上自主、自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
从2015年以来,我做了又一次转变。因为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研究基础,转向无障碍研究并非难事。我先后被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被中国残联聘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委员会无障碍环境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并有幸为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世园会场馆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无障碍设计咨询。博学济世是东财大的校训。我时刻谨记校训,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示一个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博学济世、大爱无疆的东财人形象!
五、总书记关爱
今年2月末,沙河口区残联领导给我打电话,推荐我参加全国自强模范评选,让我准备资料。后来大连市残联、辽宁省残联的同志陆续和我联系,进一步完善材料,逐级评审公示。4月末的一天,市残联领导通知我:“你已当选全国自强模范,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你将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我这时才知道这份荣誉的重量。幸福来得太突然!做梦也没有想到此生有幸和我崇敬的领袖握手啊!这一荣誉称号每5年评选一次。今年大连只有一位全国自强模范。我非常荣幸获得了这一殊荣。我深深地感谢各级残联领导和广大残疾人群众对我的认可!这不仅是我的个人荣誉,更是大连市的荣誉,是大连市残疾人的荣誉!是对大连市残疾人工作的高度肯定!
5月16日早晨,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们从无障碍坡道进入壮丽典雅的人民大会堂。在这里,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如期举行。中国残联张海迪主席主持,国务委员、国务院残工委主任王勇做了重要讲话。会后,500多名参会人员到拍照地点排好位置,静静地等待总书记的到来。11时许,大厅里突然爆发出热烈掌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王沪宁同志缓步走进大厅。习近平总书记身材匀称、神态安详,非常有礼貌地和残疾人握手。我发现,总书记和人民群众握手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论第一排、还是第二排、第三排,只要他能够到的都会一一握手。二是整个队伍从头到尾,从容不迫,十分耐心,和残疾人握手,一个也不落下。当总书记向我伸出他宽厚的大手时,我非常激动,瞬间热泪盈眶。我大声说:“总书记好!”总书记和蔼地看着我,向我投来微笑,宛如一缕阳光洒入我的心田。当我握住总书记的手,总书记的手温暖而有力量,传递了对残疾人的无限关爱,一股暖流从指尖传到我的心头。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全党全国人民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发展、政府改革、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军队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奋斗必须成就未来。让残疾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我的初心。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我的使命。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用习近平总书记传递给我的能量,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共建无障碍美好家园、共享无障碍美好生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一个永恒的、普遍的人生主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我要做一个站在历史维度思考问题的奋斗者、做一个用时代坐标指引人生方向的追梦人!